【问答】履约保函期限一般怎么确定
履约保函期限如何确定?全面解析影响因素与选择技巧
履约保函的期限一般只需大于等于合同工期,无需覆盖质保期或其他缓冲期。以下是具体操作建议和注意事项:
一、保函期限的设定规则
基本逻辑
若合同工期为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,保函期限应至少覆盖至 2025年6月30日。
部分招标文件可能要求保函期限为 “自开立之日起至合同工期结束后XX天”(如30天),需注意叠加计算。
最短期限:保函有效期必须 ≥ 合同工期(即项目计划完成时间)。
截止时间:通常以合同约定的“工程竣工日”或“最终验收日”为基准。
无需覆盖质保期
若招标方或合同未明确要求覆盖质保期,保函可在工程竣工或验收合格后立即失效,无需延长至质保期结束。
如果需要覆盖质保期,保函办理风险变大,周期边长,办理费用上升。
二、实操步骤与示例
明确合同工期的定义
固定日期(如“2025年6月30日前完工”);
时间段(如“工期12个月,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计算”)。
合同工期可能以以下形式表述:
关键动作:将合同工期转换为具体截止日期,并以此设定保函失效日。
保函期限写法示例
直接关联工期:
“本保函有效期自开立之日起,至【合同约定的工程竣工日】止。”动态条款(推荐):
“本保函有效期至申请人完全履行合同项下义务之日,且不晚于【合同工期截止日】。”极端情况处理
若合同允许工期顺延(如因不可抗力、业主原因导致延误),需在保函中约定:
若合同工期延长,本保函有效期自动顺延至新的工期截止日。目前银行不支持无固定截止期限的保函。
三、常见错误与风险规避
错误做法 | 风险 | 正确修正方式 |
---|---|---|
保函期限短于合同工期 | 业主可能因保函过期拒绝接受保函 | 延长保函至 ≥ 工期截止日 |
混淆“工期”与“质保期” | 额外增加保函成本(多覆盖1-2年) | 提前跟业主沟通,仅覆盖工期,节约办理成本 |
未考虑工期顺延可能性 | 项目延期后保函失效,需续开 | 提前确定好需要的保函期限,如遇延期,沟通续开 |
四、注意事项
与业主/招标方确认
是否允许保函失效日 = 工期截止日(无需缓冲期);
银行开函要求
银行对“动态期限保函”有限制(只接受固定日期),需提前沟通。
费用优化
原期限3年(含2年质保),费率1%/年 → 总费用3%;
修正后期限1年(仅工期),费率1%/年 → 总费用1%。
期限缩短(无需覆盖质保期)可降低担保费
五、总结
核心原则:保函期限必须 ≥ 合同工期,但无需覆盖质保期(除非合同明确要求)。
关键动作:核对合同条款、与业主确认需求、选择灵活保函条款(如动态期限或自动延期)。
风险控制:避免期限不足或过度延长。
若已开立的保函期限错误(如短于工期),需立即联系银行/担保公司办理保函修改或展期,并承担可能的手续费。
- 上一篇:【问答】履约保函需要交多少钱,履约保函收费标准
- 下一篇:没有了!
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:石阳,18683292210,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。